没有万丈光芒,却始终温暖有光。三代人光阴的故事,照亮教育前行的梦。
我有幸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,从一出生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从爷爷辈开始,家里前后有多人担任教师,我的爷爷、爸爸、妈妈、姑妈、姐姐都是教师出身。在“勤勤恳恳,凭心做事;兢兢业业,以德树人”的家风家训影响下,我们家族三代人中涌现出6位教师。子承父志,立足三尺讲台,光荣的教鞭在我们手里一代代传递,在如此浓郁的教育氛围下,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
矢志育人,三代接力上讲台
爷爷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,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教育理想。爷爷告诉我,在他那个年代,成为一名老师非常不容易。当时的社会正值自然灾害时期,粮食紧缺,物资匮乏。爷爷在十八九岁时留在乡村里任教,教室就是一个破寺庙,学生们用木板当课桌,用稻草来取暖,平日里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值得高兴的事。在那个时候,有的学生头发长了,没有钱理发,爷爷就买了理发工具帮他们理发;有的学生交不起书本费,爷爷就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替他们垫付。
当时读得起书的学生很少,爷爷经常在放学后,背上一个麻布袋,走上好几里路,一家一家地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,动员学生来读书。爷爷说:“你们一定要坚持读书啊,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,孩子不读书,没有文化将来怎么建设国家呢!”,怀揣着这样的品格和信念,爷爷坚持从教四十五载。这四十五年的坚持是爷爷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也是对祖国无条件的奉献。
爷爷总说“做老师,不是比工资,比荣誉,教好学生才是真的。”在那个年代,缺课桌,他当“木匠”,缺课本,他用手当“印刷机”。他始终坚守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培育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。“看着我的学生都特别有出息,一辈子在村里当个普通老师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”。爷爷口中朴实无华的话语,透露着满满的自豪。长大后,有许多学生十分感激爷爷,每当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探望爷爷时,都不由得想起当年的珍贵回忆,一路走来,是因为有了爷爷的指引,才能收获到宝贵的知识,成为了有出息的人。
“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,才知道那块黑板,写下的是真理,擦去的是功利。”如今,现实版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》正在上演,这是我们一家三代近百年从事好教育工作的传承,是家族之荣幸,也是我的荣耀。
三代同堂,园丁四季,传承情怀,一个“教师世家”平凡却又不平凡。两鬓斑白的耄耋老者向朝气蓬勃的翩翩少年继续诉说着教育的梦……而我,一定会朝着优秀教师的目标不断前行。(朱纯奕/苏州工业园区华林幼儿园)